卫生部发蜱虫病新防治方案 共发现两种病原体

2010/10/11 15:08:00  1910阅


  本报讯 (记者吴鹏)卫生部昨日发布5份防控文件,部署蜱虫病的诊疗规范,其中称,初步认定,湖北、河南两省的大部分病例,与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有关。  今年5月已启动监测  昨日,卫生部发出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下简称“防治指南”)中称,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都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这类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2010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过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共发现两种病原体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因此,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  专家解释说,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两种。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卫生部已经在2008年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此次的诊疗方案主要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感染。  进展表  9月8日 本报独家报出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虫叮咬后不治身亡。  9月10日 卫生部与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赴河南调研。  9月13日 本报独家报道,病人身上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  10月9日 蜱虫致死原因初步确定与新病毒有关  释疑  1 急性期病人血液或有传染性  防治指南中表示,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该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同时,人群普遍易感。  但是,目前传播途径尚不确定。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2 感染者尚无特异治疗手段  专家表示,目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还没有特异的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不过,专家称,实验结果也显示出利巴韦林对这一病毒有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可以试用。如果继发细菌、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据悉,目前该病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  另外,中医药管理局昨日也发出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瘟疫”范畴。  3 一般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中称,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但是,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措施。  比如,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不过,当患者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便可以出院。  本报记者 吴鹏  24小时内网络直报病例
  本报讯 (记者吴鹏)基层防控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未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一直都是被媒体诟病的焦点话题。  昨日的防治指南中要求,各地应当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等。  同时,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  另外,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时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即要求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media_span_ur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0/10/content_155226.htm?div=-1’)(责任编辑:高瑞)


good 86

发表评论

文明评论,重在参与

暂无评论!

朋友圈|阅读|美图|切换

琴剑听月 微信:qjtywwx 1月15日(三) 22:55
©2015 数据时代 京ICP备13050724号